东南传播

特别策划_大型电视直播节目研讨

  • 开辟两岸媒体合作新篇章——《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回眸

    王未来;赵钢;

    <正>《直播台湾》开辟了两岸媒体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在两岸新局面下创新涉台报道的一次成功尝试。《直播台湾》受到海内外各界关注,短短20天内,央视网、人民网、中国台湾网等网站访问量超过1300万人次,是一般电视节目网页点击率的3~4倍。江苏、四川、河南、陕西、广西、广东、山西、山东、

    2009年07期 No.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电视传播史铭记的一段非凡时光

    谭华孚;

    <正>2009年4月18日至5月7日,是值得中华电视传播史铭记的一段非凡时光。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福建东南卫视、电视综合频道、海峡电视台和东南广播公司联合制作的《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节目,在这段时间里由上述电视机构共同联袂播出,它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中央电视台、台湾TVBS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

    2009年07期 No.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写下新页的“五因”

    林大法;

    <正>《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以下简称《直播台湾》)在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大陆电视媒体单一个案来台人数最多(31人)、在台湾停留时间最长(近50天)以及首次全程采取现场直播方式在台湾环岛直播。另外,我相信《直播台湾》也是策划时间最长、方案修改最深入的

    2009年07期 No.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功夫在诗外——《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非节目因素初探

    张春煌;

    提及大型电视直播活动,有许多案例和经验,也有过经典教材和论著,但是《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却没有一个可以照搬的菜谱。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在《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节目中的实践经验,试图通过提出非节目因素的概念,反映电视节目制作本身的不单纯性,以及非节目因素对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事实,探索新情况下应对新节目因素的办法,期待引发电视人的深层思考。

    2009年07期 No.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王世林;

    <正>从2009年4月18日到5月7日我们一天一个县(市),顺利完成了20集大型系列移动直播报道《直播台湾》。为了这次直播,之前我们进行了三年多的筹划。4月10日,我们坐上赴台的飞机到了香港,在等待转机的时候依然觉得直播台湾不一定能实现,甚至飞机落在台北的桃园机场,进了台北市区,吃了在台湾的第一餐,住下来了,开始工作了,12日我们到澎湖进行踩点和拍摄,也还是不

    2009年07期 No.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播台湾感想

    王德恺;

    <正>七月的台湾比五月还热!嚼着奶茶里的珍珠,瞪着电脑荧幕,应该是要写写我对《直播台湾》这趟旅程的回忆,不过我其实想问:中央台与福建台的朋友们,你们现在对台湾的印象是什么呢?台湾不是只有阿里山、日月潭,以及吵吵打打的政治人物,也许,经过这次《直播台湾》的制作播出,台湾在你们的采访笔记与观众的片段印象中,都有了一个比较新的面貌!那么,在这次旅程中,台湾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2009年07期 No.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型直播优势的出色演绎

    金珊;

    <正>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和各种观点,更希望通过一个完整立体的视听系统来注视事态连续变化,追寻事件背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复合型直播的出现就显得刻不容缓。而最近推出的二十集《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就很出色地体现了这一原理。该节目集中了现场直播和演播室访谈直播两者的传播优势,辅以两岸现

    2009年07期 No.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注大势 着眼细节

    官其钎;

    <正>《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能够选取一些典型的台湾文化现象及历史人文景观,深入浅出地进行报道和介绍,通过记者出镜进行的体验式的报道,能够带给观众更直观、更感性的印象。

    2009年07期 No.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功的非事件主题新闻报道

    战晓晓;

    <正>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①,是进行主题性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节目,是一次成功的非事件性主题新闻报道,取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宣传效果。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的五个因素:(一)创意选题方面

    2009年07期 No.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岩松看台湾》到《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

    余云晖;

    <正>海峡两岸电视传媒的这次合作之前,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就曾经做过关于台湾的全方位专题性报道。时隔四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台湾TVBS电视台,全力打造的20集系列直播节目——《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后者会在前者的基础上做何改进?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很值得谈说的话题。笔者以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2009年07期 No.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直播:开创电视纪录美学的新纪元——关于《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的思考

    刘力军;

    电视纪录,是电视对非虚构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有组织的再现和表现。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认为,电视纪录有三种性质不同的构成成分:"生活原生形态的信息,经过选择和提取的再现性生活信息。

    2009年07期 No.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视直播节目的策划原则运用分析

    沈惠娜;

    《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作为一大型专题节目,其策划至关重要。它在提炼台湾每个地方的特点、搞好重点报道、提高宣传质量、保证导向正确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2009年07期 No.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直播报道中演播室对节目节奏的控制——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为例

    柳敏芳;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台湾TVBS电视台联合采拍制作的20集大型系列移动直播报道《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为例,从演播室设计、演播室与现场、主持人与嘉宾、背景资料、互动式播出的应用等方面,解析直播报道中演播室对节目节奏的控制。

    2009年07期 No.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直播中外景主持注意力分配问题的研究——以《直播台湾》节目为例

    郑甦;

    在重大事件报道、跟踪报道、体验报道中,主持人在现场出镜报道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现场"重要,而在现场的作为更重要,不仅要带观众看到全息现场,更要用自己的"五官"让观众感受到活的现场。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现场充分集中注意力发掘信息点并阐述展现的同时,做好对自我、环境、受众、合作伙伴、节目进程的注意力分配,在不间断的思维运动中积极创作,充分发挥现场出镜的效用。

    2009年07期 No.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创新拓展对台宣传——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为例

    郑建武;

    回顾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大众传媒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以传播学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型电视直播系列节目《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通过分析其间发挥议程设置功能的做法与效果,以期探讨新形势下对台宣传策略。

    2009年07期 No.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行进式直播报道的多种电视手法运用——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为例

    游宁剑;

    在节目中熟练并创新运用声、音、画多种电视传播手段,强调前期包装策划,有助于调动观众收看节目的积极性。《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正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2009年07期 No.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场直播中演播室“兴奋点”的设计探析——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为例

    郑芬;

    在电影界有个标准,一部90分钟的好电影,应该有27个兴奋点。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在电视直播节目中,现场无疑是最大的兴奋点。而通过巧妙的设计,起"导入现场"以及"现场延伸"作用的演播室也一样可以吸引人。本文试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的演播室内容设计为例,做一个简单探讨。

    2009年07期 No.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SNG应用的分析思考

    吴荣华;

    由于卫星通讯技术和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SNG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而随着传媒机构竞争加剧,对新闻采集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SNG系统开始被大量应用。本文结合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先行》和《海峡东岸行》两次大型SNG报道,试图从实务的角度探讨SNG应用中应当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前期选题及具体操作层面的思考。

    2009年07期 No.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写在前面

  • 三年磨一剑

    王未来;张春煌;

    <正>《直播台湾》是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和TVBS两岸三家媒体合作的《海峡西岸行》的姊妹篇。在"海西行"完成之后的2006年10月,我们三家就开始《直播台湾》节目的策划和申请,当时的节目名字叫《海峡东岸行》(后来福建台以《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作为特别节目在午间播出,中央电视台以《直播台湾》名称播出)。

    2009年07期 No.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主题专栏_理论前沿

  • SSCI传播学核心期刊的用稿标准——以《传播学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

    林敏芳;

    在SSCI传播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新闻传播学者学术水平的体现,但是我国新闻传播学者能够做到的却很少。SSCI传播学核心期刊有着怎样的用稿标准?本文通过对在《传播学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上发表的论文《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进行编译,介绍了稿件评审人的审稿标准。研究发现,投稿能否发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论文是否与明确界定的理论文集相关和是否有创造性的发现或新颖的角度。

    2009年07期 No.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周岩;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30年来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研究特点和问题、不足。认为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特点是:一、本土化探索一直启发着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创新思维;二、密切关注现实问题使得许多交叉研究领域日益成为当前传播学发展的重点和前沿;三、交叉研究出现了多学科融合和再分化趋势,同时也更加集中地体现在几大学科领域之中。问题与不足在于:一、一些交叉研究深度浅尝辄止,重复和依赖国外成果现象较突出;二、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具有实用性倾向;三、交叉研究已涉足很多领域,但诸领域发展不够均衡。

    2009年07期 No.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主题专栏_产业研究

  • 案例教学与新时期传媒人才的培养

    蔡骐;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啻是开辟了一条媒介教育的新路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使媒介教育走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能克服媒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而作为案例教学的中心议题,经典性案例、前沿性案例和争议性案例的恰当运用,也将有助于我国新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

    2009年07期 No.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1978-1992:市场经济探索阶段媒介产业化大事件回顾与评述

    王冠一;

    1978-1992年,是我国媒介产业化改革的第一阶段:即市场经济探索阶段的媒介产业化改革。这一阶段作为30年媒介产业化改革的起步时期,最具有代表的大事件包括:1978年开始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广告经营的回复和发展,自办发行的出现和推广。这些改革事件在中国传媒业从"意识形态的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的过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开拓意义,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价值。本文旨在回顾并梳理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背景和过程,评述这一时期这些重要改革事件的实践价值,并揭示这些事件对后来媒介产业化改革的巨大影响。

    2009年07期 No.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陈云萍;

    我国新闻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新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毕业生(包括新闻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09年07期 No.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城市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瞿辉;

    从产业的宏观角度来看,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城市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创意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建立我国城市创意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些设想和对策。

    2009年07期 No.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主题专栏_国家与传播

  • Web 2.0条件下的政治传播革新——以大众传播为例

    吴昊;王卫明;

    基于Web2.0技术构建的新媒介环境,政治传播已经并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媒介环境变迁下,政治传播可以从传者、媒介、内容三个方向进行革新。传者方面,重视打造草根明星、发掘公众人物、提升政治新闻从业者素质;媒介方面,重视新旧媒介的整合传播并突出新媒体的运用;内容方面,突出语言形式和传播思路的转变。

    2009年07期 No.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主题专栏_国际传播

  •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和谐价值

    罗新星;

    人们的每一次交流过程都伴随着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因此,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否就直接影响到了和谐文化的构建以及文化主体内心和谐的形成。本文就跨文化传播理论在达致和谐的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并从基于"和谐"理念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跨文化传播理论如何推行"和谐"理念、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谐"理念的实践价值三个方面逐步展开论述。

    2009年07期 No.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以来外媒在华采访政策的演变

    徐占品;

    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管理外国新闻机构常驻记者的暂行规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外媒在华采访颁布的首个国家级法规文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在1981年的暂行规定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三个法规,这些法规构成了外媒在华采访政策的一条主线,是了解我国对外新闻政策的重要依据。

    2009年07期 No.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主题专栏_传媒与和谐

  • 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提升——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

    蔡尚伟;唐丕跃;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举国震惊,举世关注;而2009年6月5日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下文简称"6·5"事件),再次震惊全国,影响海外。如果说"5·12"汶川大地震的舆论引导在我国危机管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甚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6·5"事件则是对政府舆论引导力的一次重大复检。因此,考察这次危机事件的政府舆论引导情况,发掘其在新形势下的新意义,对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7期 No.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思想博客与舆论引导

    周玉婷;

    作为互联网社会一支新的生力军,博客在短暂的七年里以"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具有思想性的博客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种博客,它以新型"意见领袖"的姿态呈现出来,设置议程,展开对话,影响着舆论的方向。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思想博客在如何引导舆论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2009年07期 No.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重大事件中的流言扩散与舆论引导——以“瓮安事件”、合肥地震中的流言传播为例

    郭志鹃;卢颖生;

    在各类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流言总会不胫而走,恣意蔓延。对于流言,学界专家也从各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本文结合"瓮安事件"、"合肥地震"事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流言扩散的机制,探讨了流言与舆论的互动,并就流言控制与舆论引导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9年07期 No.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危机报道的框架分析——以甲型H1N1流感报道为例分析

    黎莉;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作为一场社会危机,具有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对危机的报道也直接反应出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从一个多月来各大媒体对这场流感疫情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在危机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重点,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新闻框架。

    2009年07期 No.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突发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以“瓮安事件”为例

    康虞;

    2008年突发事件频发,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媒体的积极介入,推动了政府信息的公开。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些措施为媒体报道突发事件,及时发布信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工作规范。媒体介入政府信息公开有效促进政府透明高效,推进政策改良,维持社会稳定。

    2009年07期 No.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从程春明案看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对《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文本的内容分析

    李丽;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和2008年11月17、18日《南方人物周刊》中,关于程春明案的报道文本。本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以期管窥两家媒体在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倾向性有何不同。并对媒体报道产生倾向性的原因作初步的探索。

    2009年07期 No.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矛盾及解决对策

    温艳丽;

    十七大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分水岭,意味着党的治国方略,将从以往的经济改革向社会改革、政治改革和文化改革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走向市场和如何走向开放,而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除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外,还面临着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矛盾及解决对策,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7期 No.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马意翀;许学峰;

    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信息社会六大基本权利包括:知情权、传播权、讨论时政权、保护个人隐私权、接近于使用媒体的权、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权。

    2009年07期 No.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媒体的苦难叙事与公众的善意行为——从扶贫济困节目看媒体拓展伦理关怀空间的现实意义

    蔡华栋;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保障和救济机制还在逐步完善,弱势群体特别期待借助新闻报道,帮自己走出困境;媒体也经常聚焦一些特困家庭,推动公众的善行义举。每一个扶贫济困故事都在诉说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在亲人与熟人之外集聚起大量的同情心、怜悯感。因而,弱势群体与新闻媒体互动而形成的一系列苦难叙事,也有利于当下伦理关怀体系的建构。

    2009年07期 No.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空间分析——以四川地区NGO为例

    陈刚;

    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表现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对非政府组织,则赞弹不一。事实上,汶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参与能力第一次整体浮出水面,怀着公益热情与理想的NGO(非政府组织)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新闻传播能力。本文以四川地区相关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例,探讨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空间。

    2009年07期 No.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

    张淑芳;

    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不是批评而是建构,这种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净化媒介报道内容、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守护媒介公信力、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建构民主社会五个方面。

    2009年07期 No.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网络谣言浅析

    陈佳芝;徐寅;

    本文以经典及新近发生之案例为支撑,分析了企业网络谣言的传播主体、攻击对象、危害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2009年07期 No.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危机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万科集团的“捐款门”事件处理为例

    肖璐;姜鸿远;

    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公众可以从各种渠道获知国内名企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关系着企业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一旦面临由不良信息造成的企业危机,企业是否有危机公关的意识?本文以"万科5·15捐款门"事件为例,分析了万科集团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针对危机采取的举措,总结出像万科一样的国内名企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在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09年07期 No.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传媒研究

  • 我国女性时尚杂志现状与发展分析

    丁雅敏;王秀波;

    女性时尚杂志以其关注都市生活、关注女性、注重个性化为特色占据了都市期刊消费市场的有利位置,且因其受众的消费习惯有别于传统刊物的受众的消费习惯,成为广告的宠儿。然而,在女性时尚杂志风光的背后,却面临着千篇一律、缺乏内涵、运作同质化、资源类同、成本及竞争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女性时尚杂志如何尽快摆脱目前困境,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可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并尽快走上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是目前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2009年07期 No.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地方“主流舆论场”,有效引导地方舆论——以辽沈地区报业为例

    党秋月;

    地方主流媒体在地方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们所营造的地方"主流舆论场"在地方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方的新闻传播中,必须充分认识地方"主流舆论场"的重要地位,更好地引导地方舆论。

    2009年07期 No.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媒介生态视野下报网互动的舆论引导

    王润;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及网民的特征,探讨加强网络舆论正确引导的特殊性、可行性和对策,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全面优化为例,提出报网互动模式建构媒介生态平衡,实现报纸和网络两大媒体互动双赢的局面;报网互动是一项长效的机制,只有从源头上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舆论环境,从而实现媒介生态的平衡,提高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2009年07期 No.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当代典型人物群像分析——以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为例

    张舒;梁鑫;

    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代表着时代主流的价值观念。本文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以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七年获奖人物的颁奖词为调查对象,对女性、老年人、残疾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群体分别加以探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职业群像的建构方式,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价值观对典型人物的塑造。

    2009年07期 No.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电视对农村女性服务的发展策略

    欧阳孝艳;

    随着农村劳动分工的变化,农村女性逐渐成为家务劳动的承担者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农村女性文化水平不高、农村信息传递方式滞后及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导致其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电视作为农村女性获取信息和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窗口,应根据当前电视为农村女性服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调整发展策略,切实为农村女性服务。

    2009年07期 No.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的强化

    冯梦莎;王静;

    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二者在网络媒介中互动性增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再也不是绝对的。因此,有学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功能弱化甚至会消失,本人试图从传统媒体是网络虚拟社区个人议题主要设置者;议程互动使议程设置功能螺旋式上升;网络高科技隐形提升议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提出不同的看法,即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媒体不仅存在而且获得了强化。

    2009年07期 No.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开心网的问题与发展分析

    杨东营;

    开心网最早注册用户出现在2008年1月,从2008年5月开始,开心网的人气和流量开始逐步走高,到现在已经风靡整个白领领域并逐渐成为一种办公文化。本文试图借助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开心网迅速走红这一社会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心网的未来发展做出简要分析。

    2009年07期 No.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名人电子杂志《开啦》的品牌创建之路

    黄蓉;

    从2005年底杨澜创办了第一本个人电子杂志《澜LAN》后,一时间,名人电子杂志遍地开花。但在林林总总的名人电子杂志中,真正做出自己品牌的却仅有寥寥几个。本文以徐静蕾开办的《开啦》为例,初步探讨名人电子杂志品牌创建之路。本文认为,独特的定位、高质量的内容、多渠道的发行以及多模式的盈利模式都是品牌创建所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2009年07期 No.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影视传播

  • 当文学名作遭遇“覆盖式”改编——兼谈《倾城之恋》的“编剧中心制”

    刘彬彬;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已被无数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作品,本文结合新近播出的《倾城之恋》,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热潮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动因;评析了邹静之在叙事策略、人物塑造方面的"覆盖式"改编导致原作文学意蕴的消解;进而探讨这一改编理念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兼商榷中国电视剧生产中的"编剧中心制"。这些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以及当前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2009年07期 No.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期待与受挫——我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竞播风波

    逄格炜;

    电视台、电视观众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很高的期待,然而播出后,电视台、电视观众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期待都落了空。这一事件反映了电视台的市场投机行为,也折射出了行业内部法治精神的缺失。

    2009年07期 No.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影品牌价值分析

    韩培志;冀早早;

    在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的品牌化经营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试就围绕核心产品铺开的电影产业中电影产品品牌对整个行业的价值展开分析。

    2009年07期 No.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海角七号》两岸票房差异的原因探析

    熊婧婧;王卫明;

    电影《海角七号》在海峡两岸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票房成绩。内容本土化、营销策略得当是该片在台湾红火的原因,社会环境不一、上映时间过晚、危机公关不得力、宣传力度不够、未及时制止盗播盗版是该片在内地遇冷的原因。该片的经验教训,给电影营销如下启示:本土影片有"钱途";口碑营销威力巨大;危机公关应及时启动;文化隔膜应尽量打破;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2009年07期 No.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影植入式广告融入策略探析——以电影《非诚勿扰》为例

    李德军;

    植入式广告是以非广告的形式将产品、品牌或服务信息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感知场景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把广告信息展露、传播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电影《非诚勿扰》是近年来我国植入式广告的代表之作,我们可以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透过这些表现形式来揭示当前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融入策略。

    2009年07期 No.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传播史学

  • 关于唐进奏院状报历史定位的探讨

    孙涛;靳海慧;姬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唐进奏院状报的产生,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进入了纸质媒体时代,开创了政府公报的先河。对唐进奏院状报的准确定位,对研究中国古代传播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9年07期 No.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媒介传播看文革时期大字报的异化

    黄海红;

    大字报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作为当时影响力极广的传播媒介,大字报的传播极具特色。本文将从大字报的传播模式、媒介工具性、媒体异化、符号暴力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字报这种特殊的媒介在当时舆论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和媒介特征。现今网络作为一种民间媒介,具有同样的的虚拟性和表达自由等特点,因此大字报的研究对于在探讨现今网络作为把关滞后的非理性媒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07期 No.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广告研究

  • 旗帜广告研究综述

    彭凯;

    随着互联网旗帜广告成为重要的广告形式,与此相关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为线索对当前旗帜广告研究的主要视角和典型观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本文也对一些非信息加工角度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2009年07期 No.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视觉元素及对受众消费观影响的分析

    张文玲;

    在这个"读图时代",明星和模特、产品图片、品牌LOGO、道具和背景及文字等视觉元素在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混合使用,不仅给女性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不断刺激女性消费欲望,制造时尚需求。以此影响女性消费者形成了对美和时尚的消费、摒弃"物美价廉",崇尚高消费、身份象征、视觉愉悦和心理满足及对女性消费品位的塑造和强化等消费倾向。女性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转变消费观念,正确对待"时尚"。

    2009年07期 No.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袁文芳;

    在当今世界,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更是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而感到荣耀。本文立足对中国传统元素在广告设计中被如何运用,使我们的广告设计既不失国际水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09年07期 No.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怀旧商品情趣与审美背后的理论剖析

    李蕊;赵宝巾;

    最近几年来,不少商家或设计师运用一些带有"怀旧"元素的设计,引领消费者。对于这一现象,本文从集体记忆理论开始,力图找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理论支撑,以期为商业设计和商业运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9年07期 No.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对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伦理思考

    刘秀萍;邓红梅;

    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其发展十分迅速。作为隐性广告的一种,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有着与传统媒体上的其他广告形式不同的特性及效果。然而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具有网络游戏和植入式广告双重特性,它的形式、载体及内容中隐含着的伦理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

    2009年07期 No.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论广告娱乐化的特性与成因

    相喜伟;苏国伟;

    伴随着经济娱乐化和传媒娱乐化的潮流,广告传播亦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向。本文首先界定了广告娱乐化的涵义,然后分析了广告娱乐化的特性,最后阐释了广告娱乐化的成因。

    2009年07期 No.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受众研究

  • “80后”网迷心理分析——以私人博客和“校内网”为例

    邹佳媚;

    很多"80后"的网虫们都同时拥有私人博客和校内网,他们有选择性地使用特定网络传播方式作为自我表达的渠道。在决定使用何种网络资源背后的选择性心理是不容忽视的。在使用网络过程中,"80后"的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继续发扬"私人博客"和"校内网"带来的正面心理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应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网络掌控他们的心理和生活。

    2009年07期 No.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学术平台_文化传播

  • 新闻学本科教学实践改革初探

    刘阳;

    本文总结了现行新闻学本科教学实践的种种弊端,提倡并培育新的实践理念和实践环节改革模式。通过探索新闻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力求为解决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面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离的困境,提出一种全新的动态思路。

    2009年07期 No.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姓氏符号传播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解读

    刘欣然;

    姓名作为一种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区别的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汉语姓名通过特有的姓名符号的传播,在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9年07期 No.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_节目与媒体研究

  • 地方台电视节目创优分析——以泉州电视台为例

    吴建生;陈娟;

    优秀节目的生产状况,是一个地区、一个媒体创作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各个媒体都会面临如何处理日常节目与优秀节目创作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奔忙中潜下心来进行节目创优的问题。本文从泉州电视台节目创优实践出发,探讨了地方台电视节目做强做优的有效途径。

    2009年07期 No.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县级台电视谈话节目探析——以福鼎电视台《夜话》节目为例

    张云;叶潇潇;

    基层电视台谈话类节目,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围绕谈话类节目纪实性、亲和力和多元化的特点,立足当地,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深入挖掘基层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办出有特色、贴近性更强的谈话节目。

    2009年07期 No.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王翠屏;

    现代社会提供了多种文化消费选择,使文学期刊面临着质量下降、读者群减少、声誉日弱、发行量急速下滑、经济拮据的重重困境之中。随着期刊进一步走向市场,还将有一批期刊被淘汰。本文结合分析这些年来的文学期刊的现状,探讨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出路问题。

    2009年07期 No.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的特色及不足

    任素华;

    河南戏曲节目《梨园春》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且因为将传统的戏曲舞台搬到了电视荧幕上,不仅挽救了原已暗淡的戏曲市场,而且又重新燃起了人们看戏的热情,但是作为一个需要将戏曲文化进一步发扬广大的栏目,《梨园春》依然存在着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商业化气息浓厚的问题等。

    2009年07期 No.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交通广播的品牌优化策略——以昆明移动调频FM102.8为例分析

    马小娟;

    在众多媒体中,广播媒体尚走不出西风日渐的困境,但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性媒体的交通广播却因为经济大潮之下的汽车、交通的热势而呈现出瓶颈限制之中的突破与创新的优势竞争格局。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受众的注意力效应、形成交通广播品牌的影响力?巧妙地借助于事件营销中的借势与造势之风,应该是一条优化品牌和优势竞争的捷径。

    2009年07期 No.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_新闻采编

  • 直播电视新闻的画面拍摄——以《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为例

    周毅;张鹏程;

    本文以直播电视新闻《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为例,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此次直播的画面拍摄特点,即平缓的画面节奏、综合运动拍摄和以侧面为主的拍摄方向。文章提出了做好直播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三点启示,从而提高直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希冀给业界一个参考。

    2009年07期 No.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新闻标题个性特征分析

    杨永强;

    由于网络媒体本身有着大容量、交互性、超文本、超链接、超媒体等特点,网络新闻在网络上传播,只能通过精彩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说,网络新闻标题已成为决定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所以,网络新闻要吸引受众的关注,激发读者深层阅读的欲望,其标题就必须具备比传统新闻标题更为讲究的个性特征。

    2009年07期 No.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_专题制作

业务研究_技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