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

学术前沿

  • “新闻部件化”初探

    张斌;易东明;张华;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Web2.0时代下信息过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新闻文本的生产将出现一种部件化的趋势,即新闻的文本将呈现出非线性的块状化,文本的内容将由原本属于受众的群体创造,再经由专业的媒体组织整理加工而成。因为新闻文本的部件化,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践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4年10期 No.12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

    张琳;郭玉真;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充分释放是媒体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传播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为研究起点,从新闻的事件传播特点、情感传播特点和"积极受众"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强调新媒体时代正确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4年10期 No.122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亚文化群体主题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基于网络田野调查的研究发现

    郑荣娟;马耀峰;

    有着自我文化特质的群体会通过旅行的方式,到达自我文化的核心地方去追求深层次的身心体验。本文通过网络"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取偶像崇拜亚文化群体主题旅游的互联网发帖,采用扎根理论提炼11个主范畴,构建了一个"个人情境交互作用——特异性高的主题行程——情感体验和文化认知"的机制模型,并开发了故事线。研究发现:旅游者沿主题脉络开展一些相对于大众旅游者特异性高的行为和活动;人际互动作为中介条件推进了旅游者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呈现出态度、情绪和心境的多层次特征。

    2014年10期 No.12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媒体移动化转型的典范——澎湃新闻

    范洪岩;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向移动媒体改革的第一个成果,其上线伊始,即迅速引发公众关注,成为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在转型策略上,澎湃推出独家而优质的内容;通过互动化,实现读者的新闻内容订制化;做一个真正的APP,利用社交化实现媒体转型。在经济模式上,整合多种产业资本、从目标用户中收益、力争三次销售,这些创新之举在备受称赞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其前景表示担忧。

    2014年10期 No.122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30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试析报业转型期“澎湃新闻”的探索价值及发展前景

    刘强;

    在诸多报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的背景下,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悄然上线,这在网上网下、学界业界都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它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一次价值连城的"探路"。但是,"专注时政与思想"所能吸引的潜在受众量能否达到预期,巨额的投资能否够获得理想的回报,也存在着一定的疑问。本文就将从澎湃新闻的产生背景、探索价值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2014年10期 No.12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讨薪的媒介呈现及其意义建构

    陈岳芬;马宇凡;

    论文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百度新闻在2011至2013年四年间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探究媒介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建构方式。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媒介通过将冲突议题转化为政绩议题和戏剧议题,达到淡化社会矛盾的目的;讨薪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相当薄弱模糊,与该群体的历史定位及现实境况具有高关联度。

    2014年10期 No.12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一部船政史 半部中国近代史——专家学者点评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

  • 碰触历史影像后的当代脉搏

    罗成琰;

    <正>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展现了"中国近代海军摇篮"——船政学堂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命运,记录了民族先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刻画了船政学子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使作品呈现出坚定、厚重、悲壮的冷峻质感,让人仿佛能碰触到历史影像背后的当代脉搏。一部船政学堂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开放史。《船政学堂》以"见物更见人"的故

    2014年10期 No.12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中国路走向中国梦

    胡智锋;

    <正>《船政学堂》这部纪录片的问世,恰逢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该片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文献价值。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船政学堂由来与发展脉络的纪录片,该片实现了多项历史文献纪录的突破。包括晚清政府围绕船政学堂筹备建设等朝野重要文献的披露,郭嵩焘、严复等人日记和书信等史料的呈现,以及英、法、美、日等国相关珍贵历史档案等,真实而令人信服地串联起学堂的历史脉

    2014年10期 No.12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视野下讲好船政故事

    王晓秋;

    <正>2013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很多人都在回顾反思,甲午战争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历史启示?这里涉及"落后就要挨打"以及海洋意识、海权意识、海军建设、人才培养等。《船政学堂》这部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选题,对今天的教育意义极为深远。《船政学堂》讲述的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第一所海军学校的故事。这个"海军摇篮"的地位,应该明确树立起来。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叫《啊,海军》,讲日

    2014年10期 No.122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所学校影响一个时代——走进《船政学堂》

    颜纯钧;

    <正>观看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可谓百味杂陈、百感交集。画外解说以一种风格化的处理,维持着沉稳而平实的语调,但对历史的叙述却始终难抑饱涨的激情。近代史上熟知的人物与事件,新挖掘的各种文献与史料,让我与那个时代抱着强国梦的知识精英们一下子贴得很近。《船政学堂》的气魄和格局,要比片名所指的那个学校大得多:不只是早年一次奉行西式教育的探索,也不只限于中国海军的

    2014年10期 No.12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精神的华彩诗篇

    陈悦;

    <正>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赫赫的福建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船政附设的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开中国大规模官办西式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海军教育、船舶工业教育、机械工程教育等事业的鼻祖。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成就难以计数,影响遍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船政学堂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集中缩影。正因题材如此重大,当听说这段历史将被搬上荧屏,在充满激动和期待的同时又对创作存有担忧:要将船政学堂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历史以纪录片的形式浓缩、提炼呈

    2014年10期 No.12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精品意味深长

    沈岩;

    <正>对于船政学堂,我算是有些研究的人。因为机缘巧合,20多年前的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开始收集有关船政学堂的史料。阅后常陷入沉思。感叹号、问号常挤满脑海。七年前出版了《船政学堂》一书,随后译成英文出版,去年又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近年来随着船政文化研究的深入,尘封的面纱慢慢揭开,更多人惊奇的发现,这里原来有个"含金量"很高的富矿。于是各种宣传推介的影视作品接踵而来。然而,让人回味的好作品并不多见。

    2014年10期 No.12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没有忘记这一群凡人先驱

    廖一帆;

    <正>远在天涯海角,欣闻纪录片《船政学堂》与广大观众见面,不禁回想起跟剧组一起追寻船政先辈留欧足迹的一段经历。我对福建船政始终有份特殊的情感。我外祖是福建水师提督,在光绪十年抗法保台时曾与船政将士并肩作战。先父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人民海军"海上先锋艇"艇长,也得益于闽系海军前辈的教诲。80年代末我于大连求学期间,中国海法学科的祖师爷黄廷枢先生依然是船政孑遗。对我来说,福建船政不是学术研究,也不仅是一段传奇,更

    2014年10期 No.12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乡村达人“八闽秀才”电视大赛

    <正>由福建公共频道、三明电视台、尤溪电视台等七地九家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大型才艺真人秀节目于8月11日正式拉开了海选的序幕,此次零门槛的大赛选拨规则,在尤溪县海选首站中就吸引了1000多名参赛者,共有330多个节目角逐7场海选,内容涉及:柔术、小腔戏、打狮、柔力球、食指穿砖等极富民间特色的表演,最终由74个节目晋级下一轮比赛。

    2014年10期 No.12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凭什么让观众看我们的节目?

    陈加伟;

    <正>2014年,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加速改版升级,致力于将"公益、爱心、帮忙、服务"的宗旨与理念渗透于每个节目每个细节之中。仅在当下,靠个人社交网络也能及时、快速传播信息,因此,从"比拼速度"式简单粗暴的媒体较量中部分脱离出来,一步一脚印地创造独特价值观,在持续的实用性中展示自己的诚意,显得极为重要。由此,我们努力把频道打造成"大家帮大家,我们有一套"这一接地气的互助服务式平台。首先,我们对核心节目进行职能转变。综合频道自办通栏每天一个小时直播节目《帮帮

    2014年10期 No.122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特别策划_海峡传播

  • 海峡两岸图书出版合作模式及前瞻

    林杰;袁勇麟;

    近年来,两岸图书出版界在版权贸易、合作出版、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通过盘点两岸图书出版领域现有的合作模式,探讨两岸图书出版合作的发展思路,分析两岸出版合作的前景,以期为当前两岸蓬勃开展的图书出版合作提供参考。

    2014年10期 No.12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台湾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特点

    刘鑫;

    《ECFA进行式》作为大陆首个整体在台播出并取得不错收视率的新闻栏目,在节目制作和编排上有鲜明的特色,碎片化的形态让节目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口味;在细节上,尤其注重同期声的使用,牢牢吸引观众注意力。

    2014年10期 No.12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承闽台文化,沟通两岸交流——基于闽南语电视频道定位与传播策略的分析

    毛现辉;

    在收视逻辑中,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必将把本土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人文、风俗、地理等纳为自己的主要范围,即考虑本地市场,以本土受众为主要定位。闽南语电视频道与其他地方电视媒介一样采用本土定位方略,以传播闽南方言文化为核心内容定位,频道的各个栏目有各自的受众群定位。有了恰当的频道定位,下一步便是采取合理的频道传播策略,即考虑怎样把自身栏目推向受众。

    2014年10期 No.12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特别策划_电视纪录片研究

  • 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专家学者点评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

    孙原;

    <正>2014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京召开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看片会。看片会上,《船政学堂》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致辞。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等作了精彩点评。《船政学堂》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福建电视台综合

    2014年10期 No.12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纪录片发展的机遇期与精品路线——六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选题启示

    李国泉;

    2002年以前,福建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出现过巅峰,积累了一大批精英,纪录片《祖屋》、《戏班》等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之后,在节目收视率排他论及电视栏目市场化运作浪潮的冲击下,福建电视台撤掉运作十几年的纪录片创作室,纪录片的生产一直处于停顿状态。十年后,福建的纪录片人借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以及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注重抓好精品力作"、"深入实施优秀文化产品和名家、大家宣传推广工程"的指示,组织拍摄大型纪录片精品,深入挖掘和提升福建文化内涵,在更广更高的层级弘扬福建文明,打造福建文化的烫金名片。作者从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创作中就如何重新抓住当下纪录片的发展机遇期,打造精品纪录片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

    2014年10期 No.122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探索与思考——六集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的创作特色简析

    黄小勇;

    <正>六集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由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负责承制。该片历时两年多时间,摄制组先后转战福建、台湾(台北、台南、基隆)、浙江杭州、上海、山东威海、天津大沽、北京、河北保定、湖南(长沙、湘阴)等地,以及远赴英国、法国进行创作。于2014年6月29日—7月4日每晚八时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连续播出,取得了重大社会反响,既获得学界专家学者的

    2014年10期 No.12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当前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人文反思——以纪录片《归途列车》为例

    马梦怡;

    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一个独特的空间:真实,并且具有人文情怀。纪录片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入观察,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艺术。在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中,有创作者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农民的自我表达,这种来自于农民工群体的影像与声音尤为珍贵。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随之而来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工面临着同一种困境:一方面因为与故土文化的深刻联系使他们对新环境文化充满疑惑和困扰;另一方面是常年在外而回归故土文化后感到陌生与不安。本文将通过对《归途列车》的分析来试探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发展。

    2014年10期 No.122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人文历史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手法运用的合理性

    耿乔;

    将社会的千姿百态通过影像手段来记录——这不仅是纪录片的职责,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将社会的历史缩影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展示——这不仅是对传统纪录片的创新,也是纪录片迎合市场需求的意义所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不可避免要运用情景再现的创作方法,但是历史不可重演,情景再现的合理运用,便要结合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历史影像资料、特技运用以及多观点融合的不同向度来进行论述。讲述故事、记录变迁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已不再是小众、个人化的艺术品,在情景再现的运用下,它将带给我们一种新历史主义观点。

    2014年10期 No.12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细节魅力——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

    林晓;

    细节直接影响到作品内容的整体表现,因此是电视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而细节的充分展现需要依托解说词的帮助,通常包括事件细节、情感细节、环境细节、动作细节等;解说词所表达的细节与画面有机结合,也就是视听语言共同配合完成细节处理,这就是最佳的效果。

    2014年10期 No.12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

    陈瑶;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由于国内纪录片市场存在种种发展阻碍,让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之路略显坎坷。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市场存在的成片质量、传播渠道、意识等方面的困境,并试着总结可能的具体对策,以期对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有些许借鉴。

    2014年10期 No.122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百家讲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研究

  • 毛泽东论舆论

    陈力丹;

    在毛泽东著作中,"舆论"的概念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他作为政治家,重视的是通过做工作,使舆论在某个问题上一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毛泽东说,"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但是,这些正确的观点没有得到实现。即使为了教育落后的人们,传媒上也没有出现过先进的人们同落后的人们在观念方面的自由竞赛,人们只能从批判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被妖魔化的另一种意见。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和思维。

    2014年10期 No.12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文化传播

  • 厚实的国家:一个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模型

    王本刚;

    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视角看,"厚实的国家"是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把"厚实的国家"作为一个理论模型或概念来看待,从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的治理能力,"国家—社会"关系模型,民主的模式,以及公共领域四个方面阐述其内涵。这种"厚实的国家"模型或概念能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同时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国家治理结构,改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与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10期 No.12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吴兴河;

    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等四个层面内容。但是,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往往较多地追求文化产业产值,而轻视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提升,导致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强化政府主导和引导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不断做大做强具有较强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014年10期 No.12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的方式

    林礼顺;

    由于影像化技术具有及时性、快捷性与长久保存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影像化表述的方式。就其具体操作内容来看,影像化表述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这三种方式互不可分。经由影视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符号与意义体系的影视化表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身份得以强化。

    2014年10期 No.12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比较传播

  • “微传播”语境下信息传播平台的比较分析

    戴骋;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引起了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变革。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微博与微信理所当然地登上了传播媒介的"舞台",近一年以来,随着微信的出现,很多人以为微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微博,很多人认为微信传播的私密性更适合中国人的传播心理,但是通过对二者的传播方式、受众影响、社交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不然。

    2014年10期 No.12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受众研究

  • 西部县域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群体新媒体使用分析——基于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

    丁武;杨宁魏湘;

    以移动手机终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格局,并深刻影响着其历史进程,使农民的社会生活呈现出诸多变化和特点。陕西省神木县是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对这一地区农村居民新媒体使用和信息传播状况的调查和反思,对于了解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之间的关系,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体合理使用新媒体发展县域经济有所裨益。

    2014年10期 No.122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支持理论下群体性事件中的人际传播——以昆明PX事件为例

    索琼瑶;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社会分化日益凸显,不同阶层的社会要求逐渐多样化,尤其底层社会的相对剥夺感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总是将主体、客体、要求三者结合在一起,那群体性事件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如何利用人际传播机制进行人际交往互动?抗争者通过社会支持建立彼此之间的盟友关系,提出利益诉求进行抗争的同时,政府就需要通过合理化的交往行为互动,化解矛盾,通往更理性的社会关系,避免更多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014年10期 No.12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传媒与社会

  • 芬兰大众传媒与公共话语空间构建初探

    吴雷;

    本文主要从民主参与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芬兰的大众媒介如何在构建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发挥作用及影响。通过对芬兰学术界以及主流媒体机构对于公共话语空间构建的尝试的案例分析、总结,期望能够对我国当前媒介生态中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4年10期 No.12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符号矩阵理论视角下军队形象塑造解读

    高思远;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是符号学和叙事学中重要的文本分析理论之一,本文试图借助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以"@军报记者"发布《南京政治学院为毕业学员配发佩剑和军人身份牌》微博引发社会舆论为例,将新闻微博内容和评论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帮助理清网络上关于此条微博评论的脉络,探索负面舆论产生压制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014年10期 No.12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性媒体中的谣言传播及其应对策略——以“3岁女孩被拐”的谣言传播为例

    李茵;

    微博、微信等社会性媒体中的部分谣言为何具备长久的生命力?通过对2013年赣州小女孩走失寻人事件衍生出的"3岁女孩被拐"谣言的传播路径及文本演变特点进行分析,从心理机制、爱心救助成本、本土化模式三个维度探究该谣言具备长期生命力的原因,反思政府对社会性媒体谣言的应对及改进策略。

    2014年10期 No.12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媒介伦理学视角下公共场合伤人事件报道分析

    何明敏;

    本文在新媒体、中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三大理论背景下,对媒介伦理进行了重新释义。在新的媒介伦理语境下,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对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用波特方格使传播者走出此类事件中的伦理困境,为公共场合伤人事件的报道与传播提供相对合理的范式。

    2014年10期 No.12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特别推荐_产业研究

  • 试论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升级路径

    任昌辉;

    新媒体的勃兴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纷纷推行数字化转型。然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却面临着转型观念不成熟、运作模式未成型、盈利模式仍单一等困境。因此,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亟待升级,笔者从观念、管理、内容、产业四个层面提出升级路径,希冀对我国报业数字转型有所启迪。

    2014年10期 No.12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龙岩电视台的“走出去”现状分析及思考建议

    廖淑萍;

    龙岩电视台在"走出去"时代潮流中,借船出海,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本土化"策略,"走出去"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着重分析了龙岩电视台的"走出去"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条件和优势,并对下一步"走出去"工作提出思考建议。

    2014年10期 No.12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型时期的制播分离——从内容生产到创造资产

    陈素华;

    我国各级电视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制播分离"的尝试。本文旨在从时代、技术、环境的变迁,借用约翰·费斯克关于电视文化的两种经济理论,分析我国制播分离的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当前互联网时代,地方电视台制播分离的转型发展之路。

    2014年10期 No.12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透过现象“看见”本质

    钟丽静;

    什么是"看见"?又如何"看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事物的本质隐藏于现象之中,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法学理论即为一种"看见"及"如何看见"。法律实践中,实践者运用具体的法律知识是普遍现象,但其中抽象的法律知识则不易被"看见"。往往那些既抽象也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的基本性质的知识,通常难以被"看见",它们总是以隐秘的方式在法律实践者的行动中"游荡"。

    2014年10期 No.12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传媒研究_传媒经纬

  • 流变与建构:2008年以来电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路径探析

    王骏飞;刘波;

    2008年到2013年的六年间,是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六年,也是我国电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方式发展变革的六年。从结果导向论的视角来看,电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路径的改变是一个不断变换报道思维和立场,积极寻求公众认同的过程。结合公众反应和舆情发展,整个"六年变革"大致可以分为单纯的披露和批评、官方立场强烈的表态与象征性安抚、公众视角下的舆论对冲与价值观构建、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与常态化塑造四个阶段。

    2014年10期 No.12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传媒研究_广播电视节目研究

  •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文化节目的“存旧”与“立新”

    张颂扬;

    在全媒体宣传语境下,文化电视节目的生产创新呈现出多彩多样的姿态,如何做到"尊重客观",在"存旧"上有所坚守;怎样"激活主观",在"立新"上有所突破,需要对文化电视节目有再认识、再创造。

    2014年10期 No.12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电视专访节目形式的“阶段性退场”趋势

    高佳彬;

    在技术和理念变革的趋势下,传统电视节目面临着生死考验,电视专访节目即是如此。但传统的电视专访节目模式的部分内生优势以及高端品牌化塑造使得其在现阶段呈现出"阶段性死亡"趋势,而非"戛然而止"的态势;传统的电视新闻专访节目的终结仅仅是"形式的终结"而非"内容的终结",其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将会"存留"下来并以"多样化"的模式进行传播,但对相关信息的"挖掘力度"正面临弱化的风险。

    2014年10期 No.12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男闺蜜”现象之微探

    杨杰;

    前不久在四大卫视结束播出的都市情感大戏《我爱男闺蜜》掀起了一轮收视狂潮,"男闺蜜"一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旨在分析此现象出现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进而探讨此现象对现实层面的可能性影响。

    2014年10期 No.12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爸爸去哪儿》的复制成功之道

    辛敏;

    去年入秋以来,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火透荧屏,今夏的爸爸热再度来袭。湖南卫视将其从韩国引进,可以说是将其复制来的,但在中国吹出了一股炫彩之风。熊爸萌娃的亲子互动真实、生动、有趣,新鲜的节目类型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掀起了收视狂潮。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为荧屏涂抹的亮色,以及它给受众带来的对于第二季的期待,无疑体现着它的成功。然而该节目的成功蕴含着其复制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2014年10期 No.12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言教学类节目的尝试与探索——以《我爱闽南语》节目为例

    王晓云;

    方言在表现地方文化,表达集体、故乡情感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要保护传承一种方言,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开办一档教学类节目。泉州广播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两档节目在寓教于乐、展现方言的独特魅力上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和探索。

    2014年10期 No.122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传媒研究_新媒体研究

  •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引导策略

    王娟;

    微博传播具有及时迅速、互动性强、碎片化、多媒体性、自媒体性等特点,因而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解构微博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特征,试图分析探索出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引导的有效路径。

    2014年10期 No.12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浪微博法庭的公民社会特征初探

    刘坤;

    新浪微博法庭自上线以来专门处理来自新浪微博的举报信息,以网民自治的方式维护新浪微博的话语空间环境,而这一方式无不彰显着公民社会的特性。微博法庭体现了用户的共同利益追求,其成员参与行为均为自愿的个人行为,且其运行过程具有较为突出的公共性、透明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微博法庭的出现无疑是对原有互联网领域松散而略显杂乱的公共话语环境进行了一次有序化操作,是互联网公民社会发展征途上的一次升级跳跃。

    2014年10期 No.12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议程设置视角下媒体微博的“广场舞”报道分析

    王婧;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在风靡城乡的同时,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机构的关注。通过抽样,对媒体机构微博关于"广场舞"话题的报道数量、发布形式、发布时间和报道角度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和媒体机构共同建构了"广场舞"这个社会议题。

    2014年10期 No.12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传播视域_影视传播

  • 王家卫电影:记忆的窥念与重塑

    张怀强;

    王家卫电影众说纷纭,神秘莫测。笔者在对其电影进行了纵向阅读后发现,记忆及其变形是王家卫电影里的超稳定存在,王家卫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揽镜自窥中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影像体系。记忆(身份/乡愁)态度的逐渐转变以及镜头语言的日趋成熟让王家卫有了尝试新内容的想法。从"自我"迈向"众生",《一代宗师》是其创作生涯的节变点。

    2014年10期 No.12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传播视域_品牌营销

  • 从受众的认知角度看体验营销对品牌传播的启示

    金琬君;

    本文将受众的体验认知带入品牌传播领域,总结出五种可运用于品牌传播的体验类型,并构建出"体验式品牌传播"系统。在该系统的共通流程中,品牌先创造出接触点,通过感知体验、思维体验吸引受众注意;然后通过行为体验、情感体验、联想体验唤起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与思维联想。其较为理想的效果是导向受众对品牌的理解并改变态度,为进一步的行动提供意向。若无法成功导向理解,则进入另一分支流程,通过体验挑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受众主动了解品牌传播的内容,最终导向理解、改变态度。

    2014年10期 No.12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传播视域_教育与传播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立体宣传模式的构建——以福建高校为例

    崔柳;余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加,新兴媒体以更活跃、信息传递更快捷、互动性更强等特点,让人们在悄然当中迎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宣传工作来说,与其融合是不二选择,在当前的宣传模式中,不少高校在新媒体背景下,其宣传模式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补;对宣传效果的科学反馈机制没有形成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宣传现状的基础上,从重视目标受众特点、发挥新媒体优势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力图构建起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宣传的立体模式。

    2014年10期 No.122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传播视域_传播史话

  • 明清时期安徽五河天主教传播活动探究

    伍昕瑶;

    明清之际,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次高潮。这其中,天主教传教士各处开展的传教活动有西方的政治目的,但也起到了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五河县,因其便利的水路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安徽省最早传入天主教的地区,并最终形成了天主教在安徽全省的覆盖。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和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理清天主教传入五河的脉络和历史背景,分析五河县首开教区的原因及传教活动,探究西方宗教与中国文化结合,认识到中国文化具有的普世性意义。

    2014年10期 No.122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务探索_新闻采编

  • 框架分析南京青奥会筹备的纸媒报道——以南京本地报纸前期报道为例

    洪宇;

    南京青年奥运会是世界青年的盛会,其所吸引的注意力不亚于其他大型赛事。本文将通过框架分析、内容分析,从主体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三个层次,报道总量、报道内容、报道倾向、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八个方面,对青奥会前期筹备期间《扬子晚报》和《南京日报》两家报纸的报道进行研究分析。

    2014年10期 No.12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主流文化,党报文化深度报道如何发声——以《福建日报》文化视点为例

    陈文波;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结构和运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在信息多元化的冲击下,地方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媒体的主流作用和舆论引导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党报如何继续发声,以新主流的形式,构建主流文化,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2014年10期 No.122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基层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王辉腾;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为新闻媒体要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然要多报道与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时政新闻。把时政新闻办成"老百姓的新闻",这是基层电视台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今"走转改"活动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时政新闻民生化、纵深化、评论化、连线化等方面入手,探索基层台办好新闻节目之路。

    2014年10期 No.122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重开发新闻资源 提升城市台民生新闻报道力

    黄益娇;

    受地域限制,城市台民生新闻报道内容雷同、题材重复,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走出城市台民生新闻发展困境?本文从重大事件报道、同一事件报道、典型事件报道、热点事件报道中新闻资源的挖掘和拓展入手,多方面探讨城市台民生新闻如何多重开发新闻资源,提升城市台民生新闻报道力。

    2014年10期 No.12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

    胡莎莎;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由于自身所特有的服务性、通俗性、贴近性、参与性等特点,在地方电视台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并逐渐成为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电视传播基层单位在增加民生新闻节目时,如果定位不清,将会影响到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不利于民生新闻节目综合职能的发挥。针对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这一发展瓶颈,本文旨在探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准确定位及发展。

    2014年10期 No.12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非典型生存”:专业报典型报道路径探析

    房玉兰;

    典型报道是新中国新闻实践中在报道形式上的一大创新。这一滥觞于延安时期的新闻样式在经历过漫长的发展时期后,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重现典型报道的辉煌,如何结合媒体自身特性走出一条独特的典型报道转型之路,是新媒体时代亟待回答的课题。作为专业报,《海峡资源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014年10期 No.12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县级台新闻专题节目策划之我见

    王小林;

    在媒体林立、竞争惨烈的当下,最底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受到各级电媒、平媒和网站、手机等新媒体的渗透和挤压,加上自身条件的局限等,办好时政新闻的难度很大。如何在新闻工作中,加强新闻专题类节目的策划,把一些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做好做深,吸引受众眼光,弥补缺陷,已经成为县级台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结合自己新闻工作的实践进行思考,从"强化新闻专题类节目策划,突出节目的可看性、贴近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突出节目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三个方面,浅析如何做好县级台新闻专题节目策划。

    2014年10期 No.122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务探索_播音主持

  • 出镜记者的语音和表达问题探析

    李瑞阳;

    现场报道是新闻节目增强现场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记者现场出镜又是现场报道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其本身凸显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从播音发声和新闻采访的角度出发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语言功力和表达技巧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相关建议。

    2014年10期 No.12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务探索_传播技术

  • DF-100A型广播发射机调制器故障解析

    俞日旺;

    本文简要介绍了DF-100A广播发射机调制器原理,针对运行维护中调制器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研讨,提出了准确、快捷、实用的故障处理预案。

    2014年10期 No.122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

    林卡斌;

    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是否安全运行是电视节目能否准时交播的重要一环,必须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2014年10期 No.12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波广播机房综合监控“安全”设计与“移动”监测平台

    吴升恒;

    目前广播发射台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是系统只能在内部网络中运行,当需要将数据传送给外网计算机时又存在网络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应用串口技术及特殊的传输控制协议完成数据的发送,实现内部网络的数据单向传输到外部网络,解决了网络的安全问题保证了机房的安全播出,同时还应用手持移动终端实现了机房可移动式的监测,解放了机房的工作人员。

    2014年10期 No.12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局域网 耕耘数字化——县级台数字网络化系统建设使用探索

    薛伟强;梁学军;翁生强;

    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一思路,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在国家广电主管部门的十年发展计划纲要发布后漳浦广电部门的积极响应;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文中解释论证了漳浦广电局域网中的非线系统网、音频系统网、办公系统网和漳浦广电网站的建设使用情况,既有理论高度又注重实际使用;第三部分分析了漳浦广电局域网在14年建设使用中的优势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2014年10期 No.12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闻传播界动态

  • 新闻传播界动态

    <正>刘奇葆: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全国外宣工作会议,强调对外宣传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4年10期 No.122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部船政史 半部中国近代史——专家学者点评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

    孙原;

    <正>2014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在京召开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看片会。看片会上,《船政学堂》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致辞。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等作了精彩点评。《船政学堂》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联合承制。创作团队耗时两年多,先后赴福建、台湾、浙江、上海、山东、

    2014年10期 No.12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挥媒体正能量 促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石狮市广电局以作风建设为媒体工作切入点

    陈辉煌;

    <正>近年来,石狮市广电局树立先进标杆,把握舆论导向,做好舆论监督,开拓新媒体阵地,为促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出媒体的正能量。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于党的生存死亡。良好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维护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为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作风长效机制,近年来,石狮广电不断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挖掘和树立正面典型;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职能,加强廉政宣传教育;积极创新宣传渠道,融合数字新

    2014年10期 No.122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